索引号 730845566/2019-94228 主题分类 其他
发文单位 随州市教育局 发文字号
效力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14-04-10 16:21
编辑 admin 审核 徐家欢
关于印发《随州市教育系统万名干部教师帮万生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4-04-10 16:21 信息来源:随州市教育局 编辑:admin 审核: 徐家欢 字号:[ ]

关于印发《随州市教育系统万名干部教师帮万生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局,随州经济开发区教育局,大洪山风景名胜区农村工作局,市直属各单位、学校:

现将《随州市教育系统万名干部教师帮万生活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按要求贯彻落实。

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更好地践行群众路线,密切联系学生,让我市弱势学生公平享受教育的权利,充分张扬他们的个性,发挥他们的潜能,启迪他们的智慧,凝聚教育发展正能量,提高教育系统干部教师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的实效,特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万名干部教师帮万生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为每一个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的目标,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弱的优良传统,以干部师生结对帮扶活动为载体,不断增强广大干部教师的敬业精神和服务意识,密切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和氛围,推动我市教育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积极参与。倡导全市教育行政部门及下属单位干部与贫困学生结对子帮扶。鼓励中小学教师与在本校就读的家庭经济困难和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一对一帮扶(也可同时帮助多名学生)。

突出重点。对在校就读的残疾学生、孤儿及单亲家庭学生、学困生、德困生、留守儿童、特长生给予优先和重点帮扶。因需帮扶,根据困难学生特点和健康成长需求给予指导和帮扶。

务求实效。要狠抓落实,务求实效,确保结对帮扶行动有序有效开展,确保帮扶对象健康快乐成长,不完成本校学业不脱钩。

长期坚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常态化帮扶工作机制,确保帮扶工作长期有效开展,在所帮扶对象完成本校学业后,进行重新结对帮扶

三、帮扶内容

帮生活困难。对残疾儿童、孤儿、单亲家庭学生、留守儿童给予物质和经济上的帮扶,解决生活困难,提高生活质量。

帮学习提高。帮扶学困生优化学习方法,解决学习困难,提高学习质量,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帮品德养成。对德困生进行品德、心理、行为等方面的教育和疏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健康成长,成人成才。

帮特长培养。对有特长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激发潜能,培养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帮家庭教育。优化家长教育理念,指导家长进行科学的家庭教育,与学校共建良好环境,共促学生健康成长。  

四、工作要求

1、科学统筹安排。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统一领导,带头示范。各级学生资助机构负责日常工作,科学安排,建立台帐。学校要把开展这项行动同做好学校日常工作结合起来,同师德师风建设结合起来,做到共同推进、有效开展。

2、严明工作纪律。帮扶要尊重学生及其家长意愿。干部教师不得以帮扶为由,收受学生及其家长的礼品和馈赠,增加家长负担。

3、加强宣传指导。各地各校群教办定期报送活动进展情况,大力宣传帮扶工作成效,对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要及时发现、认真总结,大力宣传推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4、强化监督考核。活动的开展情况纳入综合考核,在监督检查中,把帮扶活动的落实情况作为重要检查内容之一。

5、按时上报材料:各地情况上报本级资助中心,由各地资助中心汇总后430前上报《万名干部教师帮万生结对帮扶情况统计表》(附件1)的电子表发至市资助中心邮箱,市直学校及二级单位将统计表电子档直接市资助中心邮箱。

930前上报活动开展情况汇报至市群教办。

6、联系方式:

市教育局资助中心电话(传真):07223590307

随州资助QQ群:69557108

邮箱:szszzzx3590307@163.com

市教育局群教办电话:07223590357

QQ邮箱:51551811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 相关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