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铖铖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县域教联体建设工作的建议》已收悉,非常感谢您对县域教联体建设的关心,现对您提出的建议答复如下:
一、工作推进情况
我市共组建68个教联体,其中融合型教联体43个,共建型教联体22个,融合+共建型教联体3个,纳入教联体的义务教育学校占比达到67.04%,教联体内教师轮岗交流525人。全市分两批共8个教联体学校纳入省级试点,遴选确定4个市级教联体试点。2024年,3个省级试点教联体被评为首批省级示范性教联体。
(一)坚持系统推进,强化顶层设计。落实《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县域教联体建设的工作方案〉的通知》(随融组发〔2023〕4号),有效利用市级教联体试点奖补资金40万元。探索建设4个市域教联体试点,向高中阶段拓展。持续推进教联体内部管理流程再造,新修订《随县教联体考核评价办法》、《广水义务教育学校教联体建设评价标准》,构建科学考核体系;因地制宜改进《曾都区教联体建设实施方案》,探索全区整域推进。
(二)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共识。发挥党组织“强引擎”作用,开展“赓续红色血脉 守正政治启蒙”主题活动,大力推进党建联建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曾都区实验中学教联体五眼桥校区积极开展党员教师“结对帮扶”、“亮身份、提素质、树形象”、争做“四有”党员干部等特色党建活动,一大批优秀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并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为教联体教师成长注入“红色动能”。
(三)强化轮岗交流,均衡师资配备。加大保障力度,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发挥教联体校长、干部、骨干教师、音体美等紧缺教师的作用,推动教学资源共享。随县炎帝学校教联体探索“师生融合交流”模式,六年级学生整体交换体验7周;广水市武胜关镇中心小学教联体五年级师生“人随班走”整体转移,实现深度融合。曾都区实验中学教联体41名教师轮岗交流,其中18人交流时间超过一年,22人超过一周,骨干教师19人占47.5%,核心学校教师占5.1%。
(四)实行教学共研,优质资源共享。广泛开展同步教学教研活动,以学科工作室为载体,打造教联体学校共同的教研平台。随州高新区季梁学校教联体选派书香校园项目实验团队20人、家校共育项目实验团队7人、组织学科阅读24人,骨干、卓越计划推荐20人,举办“季梁教联体大讲堂”,内生驱动教师专业成长。曾都区五丰学校、五眼桥中学加入曾都区实验中学教联体后,管理模式逐步靠齐,教学质量持续提升,实验中学校区“择校热”显著降温,新生班额由多年来的六十余人降至55人以内。
(五)打造特色融合,推动文化共建。充分发挥教联体牵头校溢出效应及示范引领作用,强化特色、关联生长、提升能级。随县净明小学发挥科教融合优势,采用“上挂横联下辐射”工作机制,通过联校行动、项目共建、师资共用,带动县域内20所中小学校开展科学教育工作。曾都区洛阳镇高级小学作为全国足球特色学校,通过举办足球联赛、开展足球技战术讲座等方式,整合教练、球员、装备等各方资源,转化为现实的教学生产力,实现教联体成员校共同成长。
三、下一步工作
(一)进一步提高教联体建设覆盖面。深入推进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重点从保留、撤并、寄宿、转型四个方面进行优化,加强扁平化管理,进一步调整教联体成员方案,力争两年内达到全覆盖,不断缩小城乡差距、校际差距,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二)推动落实交流轮岗激励措施。将教联体建设与“县管校聘”相结合,细化交流激励措施,在评先评优、职称评定、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评定等方面予以加分,落实交流轮岗教师专项补贴,促进教师干部有序流动,确保人员流得动、留得住,让优质教育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三)推进信息赋能教联体建设。建立完善线下联动机制,加快建设教联体核心校标准录播室、成员校交互多媒体教室,推动数字校园基础设施更新换代、提档升级。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全面、及时开展课堂教学诊断,形成教联体各层面教学质量报告,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升教学质量。
2024年7月10日
主管领导姓名:万宝岑 联系电话:3590775
经办人姓名:肖 罡 联系电话:3590012
邮政编码:441300
抄送:市人大工作委员会(2份)、市政府督查室(2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