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继英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双减”政策下加大校内外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力度的建议》已收悉,感谢您对教育的关心和支持,综合市文化和旅游局的意见,现对您提出的建议答复如下:
重视家庭教育,提倡家长陪伴运动。“双减”改革是我国教育格局的大调整,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协同发展的迫切需要。在“双减”改革的大背景下,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双减”改革亟须改变当前家庭教育学校化、甚至成为学校教育附庸的局面,迫切呼唤家庭教育的回归和重构。2022年1月1日起施行的《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指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是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人,教育孩子是家长的法定职责。家庭教育倡导加强亲子沟通,强调陪伴是最好的家庭教育,提倡家长要努力挤出时间与孩子一起劳动、读书、运动、做公益活动等。积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积极作用,构建起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互动关系,从而形成家庭启蒙教育、学校奠基教育和社会拓展教育方向相同、要求一致、力量相聚、协同影响的教育合力。
健全管理制度,逐步开放现有场馆。一是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合理使用体育经费,满足教学和竞赛工作的需要。重视场地器材建设,根据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逐步配齐体育器材设施,切实落实体育室器材出借登记、管理制度。二是全市中小学校现有设施完善的室内体育场馆3所,根据省、市学校疫情防控的要求,学校要严格校园封闭管理,尤其2022年新冠肺炎疫情多次蔓延到学校,给师生的生命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国内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更是重中之重,对外开放校内场馆风险依然存在。
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好相关工作:一是建议市住建、文旅、财政、发改等部门加大体育公共服务建设,根据人口状况合理分配体育健康设施。二是争取省、市项目资金投入,加大校内场馆建设。根据疫情防控形势走向,完善校内场馆管理制度,逐步开放校内体育场馆。
再次感谢您对教育工作一如既往的关心和支持。
2022年6月30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