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当前位置:首页 > 发布解读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其他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办理
对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第22005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2-07-15 14:55 信息来源:随州市教育局 编辑:随州市教育局 审核: 徐家欢 字号:[ ]

邬波委员:

您提出的《校内校外齐发力,确保双减有成效》的建议已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教育的关心和支持,综合市市场监管局等单位的意见,现对您提出的建议答复如下:

一、主要工作措施

(一)针对您提出双减思想转变需要时间的问题。各地各校召开双减政策宣讲会,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及省、市双减工作决策部署。加强对典型案例的正面宣传,利用报刊、电子屏幕等不间断进行宣传,引导良好舆论氛围支持推动双减工作。向社会公布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热线,畅通社会监管渠道。征集评选学校管理和双减典型案例111篇,全市各校在新闻媒体发布双减宣传稿220余篇,印发《致家长的一封信》20余万份,积极宣讲双减政策,营造双减我知道、双减我支持的舆论氛围。同时,通过家长会、家庭讲座等方式,引导家长思想减负,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成才观,理性对待校外培训,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二)针对您提出的作业管理机制尚不完善的问题。一是在提高作业设计水平方面。各地各校完善作业管理办法,实行班内各学科作业统筹管理。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组织开展优秀作业评选与展示交流活动。二是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开展了随州市中小学幼儿园教研月活动,通过学科活动、学生活动、教科研活动、年度总结大会等形式,探索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有效路径与方法措施,积极探索基于学科内专题研究的有效教研途径,着力开展涵盖课程、教材、教法、学法、评价等教育教学全要素的教学研究,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三)针对您提出的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尚不明确的问题。自国家、省双减政策出台以来,我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双减工作落实落细。经市政府同意,市发改、教育、财政、市场监管四部门印发了《关于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收费标准的通知》随发改价格202115号),坚持自愿、普惠非营利的原则,严禁出现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的现象。课后服务经费主要用于支付参与课后服务教师和相关人员的补助及课后服务过程中发生的直接耗材支出,不得用于水电费、校内场地使用费等其他公用支出。

(四)针对您提出的校外培训机构管理难度较大的问题。我市现有校外培训机构225家,其中已办理非营利性登记的学科类培训机构6家,非学科类培训机构219家(已明确由文旅、科技等部门主管)。完善校外培训治理市、县、乡三级网络,落实以县为主的管理责任,建立健全社区网格排查、归口受理分派、部门联动监管、综合执法、信息公开机制,全市各地实施了有效监管。市市场监管部门积极开展校外培训广告专项监测,确保主流媒体、新媒体、网络平台及公共场所、居民区等线上线下空间不刊登、不播发面向中小学(幼儿园)的校外培训广告。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各种夸大培训效果、误导公众教育观念、制造家长焦虑的校外培训违法违规广告行为,对违反明码标价规定行为责令整改。各地开展校外培训机构联合执法27次,明察暗访69次,共出动执法人员223人次,检查排查培训机构336家次,广告专项监测286条次,查处周末、假期学科培训30起,查处隐形变异学科培训15起,查处面向学龄前儿童开展线下学科培训2起,查处超期、超标准、不明码标价等违规收费行为26起,清理拆除校外培训广告117条,责令停业整顿机构35家,吊销办学许可证52家,清退培训费用6万余元,处置涉稳事件13起,已办理注销变更登记66条。

二、存在的问题

我市落实双减政策的工作虽然在建立制度机制、提升教育质量、治理校外培训、营造宣传氛围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1年内有效减轻、3年内成效显著,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的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受机构编制所限,市县两级教育部门均未独立设置校外培训监管机构,各地执法人员配备不足,常态化执法机制尚未建立;个别家长对子女期望较高,对学科类培训仍有需求,少数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从地上转为地下,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现象依然存在,采取居家辅导、一对一补课等隐形变异培训活动,隐蔽性更强,监管难度更大。二是由于收费较低,学校尤其是农村地区中小学外聘专业人员从事课后服务工作难度较大,而本校非学科类教师专业指导能力不足,导致课后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农村学校按城区学校标准的80%收费。农村地区学生人数少、班额不足,收费标准低于城区,导致教师课后服务报酬较低,影响了教师开展课后服务的积极性。三是双减政策出台后,学生的作业量不同程度地减轻,但受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心理影响,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后,家长会给孩子额外布置家庭作业。

三、下一步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市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作用,部门联动,上下协同抓好双减工作。一是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主流媒体,宣传双减政策,推广先进经验,引导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育人观。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营造良好氛围,凝聚社会合力,提升育人水平。二是继续加强指导督办。双减政策落实及成效纳入市政府对县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的重要内容,制定具体考核指标,督促各地区进一步明确任务、压实责任、协同发力、统筹推进。市协调机制办公室加强常态化督导,通过建立问题清单、限时整改、依规问责等措施,督促双减政策落实。三是深化校外培训治理。加强对培训机构的监管,坚决杜绝违规经营。严厉打击隐形”“变异学科培训。加强校外培训机构规范管理,提升校外培训服务质量,推广《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进一步规范合同当事人签约、履约服务,化解培训中产生的纠纷,保护合同当事人合法权益。四是落实教育经费保障。落实教师工资待遇和课后服务补贴,解决教师后顾之忧。五是提升教学质量和课后服务水平。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缩小城乡、区域、学校之间的教育差距,整体提升学校课堂教学质量。规范作业管理,多针对学生特点设计和布置个性化作业,加强作业面批讲解,做好答疑辅导。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引进音乐、体育、美术等紧缺专业教师,组织教师参加科普、文体、艺术等培训活动,提升教师综合能力,进一步满足课后服务专业化指导需求。

再次感谢您对教育工作一如既往的关心和支持。

2022713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