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当前位置:首页 > 发布解读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其他主动公开内容 > 回应关切
2024年高中阶段学校阳光招生问答 发布日期:2024-07-10 17:15 信息来源:随州市教育招生考试院 编辑:随州市教育局 审核: 教育局 字号:[ ]

1、我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公布哪些信息?

招生考试工作方案,招生计划,统一划定的批次控制分数线,招生办法,特长生招生办法,名额分配招生申请条件、具备资格名单,优录加分的学生名单,中考成绩一分一段统计,录取结果等。

2、考生可通过哪些途径进行中考招生咨询?

1)直接登录随州市教育局官方网站(http://jyj.suizhou.gov.cn/)的招生考试服务栏目查询2024年中考招生政策及公布的信息。随州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咨询电话:3590012

2)电话咨询各级招考部门。

随县招考办:3339863;广水市招考办:6233623;曾都区招考办:3590460;高新区招考办:3255799;随州市招考办:35906963590998

3)现场咨询。

3、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范围是怎么样划定的?

1)普通高中招生范围:市直属普通高中学校面向全市招生;随县所属普通高中学校面向随县初中学校招生;广水市所属普通高中学校面向广水市初中学校招生;曾都区所属普通高中学校面向曾都区、随州高新区初中学校招生。

2)中职学校招生范围:根据省教育厅(省人社厅)下达的招生计划,中职学校(含技工类学校)面向全市招生,也可按计划在省内其他市州招生。

4、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有哪些升学深造途径?

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毕业时可以按照自己的条件和意愿进行选择,既可以选择就业,也可以进一步升学深造。中职学生可以参加技能高考高职院校对口单独招生“3+2”分段五年制等方式进入全日制大学学习深造;也可通过成人高考、自学考试、网络教育等方式边工作边读书,完成业余制的学历提升。

5、什么是名额分配招生?我市名额分配招生学校及招生范围如何划定?

名额分配招生是根据省教育厅要求,结合随州实际,将优质普通高中一定比例的招生计划根据应届初中毕业生人数分配到招生区域内各初中学校,按分配的名额录取。

随州市一中、随州市二中名额分配招生计划分配到全市各初中学校。广水市一中名额分配招生计划分配到广水市各初中学校。曾都区一中名额分配招生计划分配到曾都区、随州高新区各初中学校。随县一中名额分配招生计划分配到随县各初中学校。

6名额分配招生是如何申请的?怎么样查询具备名额分配资格名单?

名额分配的申请必须符合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政策,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生不享受名额分配资格。学业水平考试以等级呈现成绩的科目、综合素质评价不得低于C等。在学籍所在初中学校连续就读时间不少于一学年,即至少完整读完九年级。中考前,由学生本人依据报名条件填写《随州市优质普通高中2024名额分配招生资格申请表》,学校审核汇总后确定具备资格名单,公示3天且无异议后,由各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审定汇总上报。

考生可根据学校的公示查询具备名额分配资格名单。

7名额分配招生如何录取?

中考后,按照中考志愿填报流程,组织考生网上填报志愿,每名学生只能申请招生范围内的一所优质普通高中。依据考生志愿,在各初中学校名额分配招生计划内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录取控制线不得低于第二批次普通高中招生最低控制线。录取批次:名额分配招生为提前批录取。特别提醒:填报了提前批名额分配志愿,并不能保证一定被名额分配录取,依然有掉档的可能性,考生务必同时要填报其他批次的志愿。

8、网上填报志愿有何要求?

考生在湖北省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管理信息系统http://gzjd.hubzs.com.cn)填报的志愿,是中考统一招生录取重要依据。考生必须妥善保管好登录网上填报志愿的用户名和密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网上填报志愿培训和演练,并按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和指定的网站,结合本人的实际情况正确填报志愿。

对于在填报志愿过程中有不清楚的事项,要积极主动请老师给予技术指导和帮助。考生及其监护人应充分了解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政策、招生学校情况、民办普通高中收费标准及相关注意事项,慎重选择,妥善填报,因考生及其监护人原因,造成志愿错填或漏填、或因密码保管不善导致志愿被他人篡改的,由考生本人承担责任。

9、填报志愿前考生需了解哪些情况,考虑哪些因素?

考生在填报志愿前可通过随州市教育局官方网站与随州市教育局统一印发的相关招生宣传材料,了解本市各高中阶段学校的招生计划、录取批次与控制分数线、优录政策、志愿填报时间、志愿填报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等相关信息内容,并充分了解民办学校的收费标准。为避免掉档,考生要依据自己的中考成绩,并参考中考一分一段排名及往年学校录取数据等情况慎重填报志愿,且尽可能将各批次的志愿填满。

10、考生填报的志愿如何进行投档录取?考生填报的第二志愿如何使用?

我市中考志愿为梯度志愿,投档录取遵循第一志愿优先原则。即先对学校第一志愿参照批次线,按分数从高到低进行投档录取,如果第一志愿投档人数达到该校招生计划数,则停止投档,其后的第一志愿及该校所有第二志愿均不再投档。

只有在第一志愿投档结束后,学校录取人数不足,不能完成招生计划时,才会对填报该校的第二志愿参照批次线,按分数从高到低进行递补投档。

11、什么是招生志愿备份卡?考生能不能在网上修改志愿?

《招生志愿备份卡》是随州市教育局依据网上志愿填报制作的样表,投档录取时只以网上填报的志愿作为依据。

在规定的网上填报志愿时间截止之前,考生可以在网上对自己填报的所有志愿进行修改。考生在网上修改志愿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按照网上填报志愿规定程序和步骤进行操作,避免由于操作不规范造成修改的志愿无效。

2)仔细核对填报志愿的学校名称,避免错填志愿。特别提醒广水考生不要将随州市实验高中和广水市实验高级中学志愿混淆,而误填志愿。

3)修改志愿后,要点击提交保存确定,否则为无效志愿,最好退出系统后再进入系统进行志愿预览,再一次查看复核修改的志愿是否准确,是否有错漏。

4)多次修改志愿只以考生最后一次提交保存的操作为准。

12、什么是网上志愿填报演练?

网上填报志愿模拟演练,是为了使考生熟悉网上填报志愿过程,在正式网上填报志愿前开通的一次试填过程,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提高广大考生适应能力,避免在正式填报志愿时因对填报系统不熟悉产生误填或错填情况。

志愿填报演练期间所填报的志愿不作为高中阶段学校录取的依据,不具有真实效力,正式志愿填报前系统会将考生所填的模拟志愿统一清空,随州市招考办会统一发放正式账号和密码,以便在正式填报期间使用。

13、湖北省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管理信息系统有什么作用?

湖北省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管理信息系统(http://gzjd.hubzs.com.cn)是我省统一的、也是唯一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平台。考生必须在该系统中进行中考报名和志愿填报,也可以进行成绩查询和录取结果查询。所有的中考招生录取工作都必须在招生管理系统上完成,经过系统录取的考生档案信息将作为办理招生手续、报送省教育厅(省人社厅)办理高中阶段学校学籍的重要依据。

14、我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工作如何进行?

全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工作统一在湖北省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管理信息系统上进行,由市招考办具体负责,未经市招考办办理录取手续的学生,将无法取得高中阶段学校学籍。严禁各学校招收已被网上其他学校录取的考生。

(一)遵循考生志愿和依批次顺序录取。

(二)普通高中只能录取应届初中毕业生。中职学校(含技工类学校)招生录取对象为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经省教育厅批准的“32”五年制高职学校(专业)招生录取对象为参加2024年中考的应届初中毕业生。任何学校不得录取未在网上填报该校志愿的应届初中毕业生。

(三)各批次根据考生志愿、分数和招生计划,在相应批次最低控制分数线之上,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当中考总分相同时则依次按考生语数英三科成绩之和、语文成绩、数学成绩、英语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进行录取。

报考普通高中学校的学生,其中以等级形式呈现的成绩中,最多只允许有一个最低等级(D等)成绩的科目。报考普通高中第一批次录取学校的学生,其以等级形式呈现的成绩中,不得有最低等级(D等)成绩的科目(特长生录取除外)。报考普通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各维度评价必须在C等及以上。参加名额分配的考生必须符合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政策,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生不享受名额分配资格,学业水平考试以等级呈现成绩的科目、综合素质评价不得低于C等,且符合省教育厅学籍管理规定,在籍和就读时间必须在初中毕业学校不少于一学年,即至少在籍和完整读完九年级。

(四)所有已被录取考生不得退档。如考生个人因特殊原因申请退档的,只能参加下一批次学校录取,已被第二批次学校录取的考生退档后,只能参加中职学校(含技工类学校)录取。

(五)民办普通高中学校严格按志愿办理录取手续,不再预录取。考生务必在湖北省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管理信息系统及时查询自己的录取结果,谨防上当。被民办普通高中学校录取的学生,须在收到录取信息后3天内到校缴费,逾期未到校缴费的视作放弃录取资格,可由录取学校申请作退档处理。

(六)对招录学生不足的学校,在该校所在批次录取结束后,进行一次补录。未被录取考生依照市招考办发布的征集志愿公告在湖北省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管理信息系统中填报征集志愿,市招考办根据征集志愿、考生分数和招生计划,在相应批次最低控制分数线之上,从高分到低分择优进行补录。对个别学校在最低控制分数线上征集志愿生源仍不足情况下,经学校申请、市招考委批准,市招考办可在同批次线下20分以内根据征集志愿进行补录。对在乡镇(街道办事处)所在地的普通高中,在批次线上生源不足时,可在同批次线下降低40分递补征集志愿录取学生。每批次补录工作结束后,不再安排仍未完成招生计划的学校进行补录。

(七)所有有意就读中职学校(含技工类学校)的应届初中毕业生,统一网上填报志愿,严格按志愿录取。禁止在普通高中就读注册中职(含技工类学校)学籍。已被中职学校(含技工类学校)录取考生不得退档。

(八)所有高中阶段学校(含中职学校和技工类学校)必须依据市招考办审核批准的该校录取新生花名册发放录取通知,学生凭市招考办核准、学校发放的《随州市高中阶段学校录取通知书》和中考准考证到录取学校报名就读。各高中阶段学校按省有关规定在学籍管理网上申报,经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审核,提交省教育厅(省人社厅)批准注册新生学籍。

15、普通高中录取有哪些优录政策?

根据随州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24年中考招生优录加分工作的通知》执行,2024年我市规定的中考招生优录加分项目有:

(一)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台湾籍考生,中考总分加5分。

(二)驻艰苦边远地区以及长期在高风险、高危害岗位工作和有特殊贡献的军人子女,中考招生时,按规定给予优待。

1.驻国家确定的三类(含三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和西藏自治区、军队划定的二类(含二类)以上岛屿部队军人子女,以及在飞行、潜艇、航天、涉核、跳伞等高风险高危害岗位连续工作3年以上或者有子女后曾在该地区和岗位累计工作5年以上的军人子女,烈士子女,中考招生录取时按20分加分录取。

2.作战部队、驻国家确定的一类、二类艰苦边远地区和军队划定的三类岛屿部队的军人子女和因公牺牲军人子女,一至四级残疾军人的子女,以及获得三等战功和二等功以上奖励或者相应层级表彰的军人子女,中考招生录取时按10分加分录取。

(三)司法行政机关人民警察子女优录。

1.司法行政机关人民警察烈士的子女;

2.司法行政机关人民警察一级、二级英雄模范的子女;

3.司法行政机关因公牺牲人民警察的子女;

4.司法行政机关一级至四级残疾人民警察的子女。

上述人员因公牺牲、伤残或被授予荣誉称号时,应为司法行政机关在职人民警察。中考总分加10分。

(四)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人员子女参加中考招生录取时享受现役军人子女第一项优录加分待遇。

同时符合以上多项优录条件者,取最高项分值计入中考总分。

具体优录政策可登录随州市教育局网站进行查询。

16、在异地参加中考,申请回我市就读普通高中的考生如何录取?

户籍在我市、在省内其他市(州)参加中考、回随州就读普通高中的考生,须由中考所在市(州)考试机构出具中考成绩及成绩达到的批次证明,在学校招生计划内办理对等预录取手续,报省教育厅备案。户籍在我市但在外省参加中考后,回随州就读普通高中的考生,应在外省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出具初中学籍证明,并在外省市级招生考试机构出具中考成绩及成绩达到的批次证明,经市招考办审核同意后,在学校招生计划内办理对等预录取手续,报省教育厅审批。

17、普通高中学校如何招录特长生?

普通高中学校招收体育和艺术特长生,须按照《随州市2024年普通高中学校体育艺术特长生招生工作方案》文件要求,事前向市教育局申报,按照市教育局的批准意见,制定招考方案,组织专业测试。申报招收特长生计划控制在该校招生总计划的3%以内。第一批次学校招收特长生分数控制在批次线下50分以内,第二批次学校招收特长生分数不得低于普通高中招生最低控制线。

特长生招生成绩满分为100分,将考生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折算为百分制后,和学校专业测试成绩(满分100分)按照比例合成,其中体育类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占40%、专业测试成绩占60%,艺术类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占50%、专业测试成绩占50%。专业测试合格且有意愿参加特长生招生录取的考生必须在网上填报相应批次1所特长生招生学校志愿,未在网上填报志愿的考生不得被录取。按考生志愿和综合成绩(保留两位小数)从高到低顺序录取。具体录取办法详见各招生学校特长生招生方案。特长生录取在办理同一批次学校录取手续之前进行。

18、已经被高中阶段学校录取的考生,要注意哪些问题?

考生可通过登录湖北省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管理信息系统http://gzjd.hubzs.com.cn/)、到校咨询等方式及时查询录取结果。各高中阶段学校须在办理录取手续后,才能对被录取考生收费,严禁提前收费。

《随州市高中阶段学校录取通知书》只有加盖了随州市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印章,并与中招管理系统录取结果一致才是合法有效的。

凡逾期未到校办理入学手续的学生,以及学校违规招收的学生,按《湖北省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暂行)》处理,概由违规学校或违规学生及其家长承担相应责任。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