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随州高新区中心学校秉承关爱与责任,坚持预防和干预,科学、规范推进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构建了“五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实现师生心理健康“零事故”,顺利通过随州市教科院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验收。
一、健全“心”机制,提升心育“引擎力”
随州高新区中心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划、指导和督导,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对各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整体规划、统一部署。各学校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制度》《心理辅导室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投入近90万元建成9个标准的心理健康辅导室、宣泄室、沙盘室,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精准“心”排查,提升心育“前驱力”
一是动态筛查。每学期开学第二周,通过全员测试、日常观察、家校沟通、专业心理评估等方式,对潜在的高危学生进行识别,建立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档案。截至目前,两次共筛查22700人次,筛查出20名高危学生、135名心理预警学生,并建立档案。
二是心理辅导。定期对高危学生和心理预警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截至目前,对预警学生心理访谈达300余人次,对高危学生实地家访57人次,及时有效化解学生心理矛盾。持续做好975名成绩波动较大、家庭出现变故、家庭关系复杂、亲子关系紧张、患有心理基础疾病、沉迷手机网络、家庭经济困难等重点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通过扎实心理辅导,学生心理素质得到提升,心理品质得到增强,学业表现显著改善,心理危机明显减少。
三、强化“心”培养,提升心育“内驱力”
一是配齐配强心理健康教师。学校共配有心理健康教师56人,其中专职教师6人、兼职教师50人,有心理咨询师证书的16人。2024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业务培训6次。以“三名”工程为抓手,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二是定期开展家访或家长会。学校建立班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摸排记录,及时掌握、跟进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邀请知名心理专家分6期对学生家长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受益家长达3000余人次;组织教师家访800余人次,引导家长建立温馨和谐的亲子关系,提高家长识别子女心理危机的能力。
四、优化“心”教学,提升心育“牵引力”
一是开齐开足课程。上好每两周一节心理健康课、一节生命安全课,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协同教研,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
二是聚焦教学教研,打造心育新模式。通过分学段、分年级建立高品质心育课程体系;开展“生活·生命·生涯”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教研和“每月一主题”教研,每月参与人数达20人以上。
五、五育“心”融合,提升心育“共生力”
一是以德育心,守护生命。学校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德育工作全过程,开展以“青春向阳而生”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对学生集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协助学生找到生命的曙光”专题讲座,分期分批开展女生大会、青春期知识教育讲座。
二是以智慧心,启迪生命。学校以课堂为主渠道,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诠释心理健康理念,涵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心理健康老师定期组织心理团辅、心理科普、心理游园、主题班会活动。
三是以美润心,滋养生命。学校注重以“美育”滋润师生心灵,利用手抄报、宣传栏宣传心理健康小知识,营造阳光向上的氛围,促进师生心理健康。如,文帝学校举办“音为梦想,乐动青春”校园歌手大赛。
四是以体强心,健康生命。开足体育课,落实每天2小时阳光体育活动,大力开展“活力”校园大课间、篮球赛、拔河比赛等活动,举办全员运动会,调动学生运动热情。加强社团建设,各校共开设30多个社团项目,以体育活动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五是以劳育心,热爱生命。开展“劳动炼心智,实践促成长”学科实践活动。小种植、小养殖、科学小实验成为孩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如,季梁学校开展的“儿童田园实验室”蔬菜种植活动,让学生乐在其中。通过劳动教育和科学教育,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克服困难的积极心理品质。
下一步,随州高新区中心学校将严格落实本次会议精神,科学施策,精准帮扶,不断创新工作方法,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守护好学生身心健康,为随州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高新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